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翻译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作者: 时间:2018-04-17

北京外国语大学

西班牙语翻译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Master of Spanish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专业代码:西班牙语笔译055113;西班牙语口译055114

所属学科门类: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所属培养单位: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

学科专业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学科是我国西班牙语教学历史最长、师资力量最雄厚、教学资源最丰富、学科建设最具规模、学术成果最有影响力的教学与科研旗舰单位。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率先在我国开展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1997年,又开启了国内本学科博士生教育的先河;2010年,本学科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15年在国内率先设立西班牙语翻译专业硕士点,向社会输入更多的高水平翻译专业人才,并呈现出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

本学科的定位与发展目标保持西班牙语和汉语之间翻译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在全球重要的影响力;尽快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专业高端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中心。

本学科的优势与特色1.多年保持西班牙语和汉语互译的专业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及社会服务的最好声誉,拥有西班牙语和汉语之间翻译最强大的师资队伍、最丰富的学术成果、最频繁的翻译活动、最多的高水平翻译毕业生;2.学科教材编著最丰富、最有影响力,各高校普遍使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通用教材。

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本学科自诞生60多年来,经过几代教职员工的努力,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西语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他们在各行各业的实践和科研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国绝大多数高校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学科的领军人才。始终保持着国内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学科的旗舰地位,在国内首创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丛《西班牙语论丛》(第一辑为《西班牙语语言文化研究2012》),每年出版一辑,已成为本学科富有影响力的学术高地。

本学科每年派遣大批学生赴西班牙语国家留学。近年来已与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奥维耶多大学、布尔格斯大学、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大学、哥伦比亚哈维利亚纳智利天主教大学等国外10余所著名学府签订了以互派教师和学生为主要内容的校际交流协议,使符合条件的学生能够赴国外学习一年。本学科还拥有2个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墨西哥研究中心。

毕业生就业情况本学科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8%,研究生就业率100%。毕业生不仅外语基本功扎实,而且拥有外交、新闻、经贸等领域宽广的知识和良好的能力,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国内外均有很好的社会声誉。

  • 培养目标

  • 学位获得者应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身心健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扎实的学风,恪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富有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对外开放战略服务。

  • 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坚实的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和翻译的基础理论、广博的人文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和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 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需要,成为西班牙语-汉语笔译和口译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 具有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和跨国组织从事外事、管理以及与本学科相关工作的能力。

  • 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与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指导教师或校外指导专家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现场实践等多种方式。强化实践环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1、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的考核,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的学分。若修满规定的学分,获得撰写学位论文的资格;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取得翻译专业硕士学位。

2、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翻译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要求笔译方向的学生有10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口译方向的学生有100小时以上的口译实践。

3、成立导师组,进行集体培养。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教师为主,聘请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翻译行业人员参加,即专业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资深译员或编审共同指导。

  • 学制与学习年限

2年。

硕士研究生如有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应由本人于原定毕业时间3个月前提交书面申请,经导师及培养单位主管领导审查同意、研究生院审核、主管校领导批准后,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延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学年。

  • 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1、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方向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4大板块;学分则是课程学分+翻译实习学分,总学分不低于42学分。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公共必修课:3门,8学分

专业必修课:3门,6学分

方向必修课:4门,8学分

专业选修课:9门,18学分

专业实习:2学分

2、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公共

必修

政治理论

1

36

3

中国语言文化

2

36

3

英语

2

36

2

口译基础理论与技能

1

36

2

西方翻译理论

1

36

2

翻译与跨文化交流

2

36

2

经贸笔译

1

36

2

科技笔译

2

36

2

文学翻译(西汉)

2

36

2

文学翻译(汉西)

3

36

2

经贸口译(交传)

1

36

2

文化体育口译(交传)

2

36

2

政治外交口译(同传)

3

36

2

经贸口译(同传)

3

36

2

西班牙语视听与评述1

1

36

2

西班牙语视听与评述2

2

36

2

汉西语言对比

2

36

2

中国思想史原典选读

3

36

2(全球史研究院)

政治外交笔译

1

36

2

文化体育笔译

3

36

2

法律翻译

3

36

2

科技口译(交传)

2

36

2

政治外交口译(交传)

2

36

2

文化体育口译(同传)

3

36

2

另外:口译方向的学生还可把笔译方向的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笔译方向的学生也可把口译方向的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本系专业硕士生亦可把本系学术硕士生的课程作为选修课。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职业技能训练、国内外工作实践、专业实习等。要求笔译方向的学生有10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口译方向的学生有100小时以上的口译实践。

六、中期考核

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专业素养、实践技能等进行考核,填写《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期考核表》(应用型)。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要显现专业学位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能够发挥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的能力。

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第4学期)。学位论文使用西班牙语或者汉语撰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采用以下任何一种形式(字数均以汉字计算):

  • 文本翻译与论述: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万字,并根据该实践活动就翻译问题写出5千字以上的论述报告。

  • 翻译实验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就笔译或口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万5千字的实验报告。

  • 翻译实习报告:在翻译校对、翻译修订、翻译管理、翻译流程、翻译工具开发和/或应用等翻译活动的基础上,对其过程作出描述与分析,字数不少于1万5千字。

  • 翻译调研报告:对翻译行业、翻译公司、翻译的具体领域(公示语、旅游、博物馆)【可组调研团队】作翻译调研,每人写出不少于1万5千字的调研报告。

  • 翻译软件开发和/或应用、语料库(口译/笔译)建设【可组项目团队】,在此基础上,每人写出不少于5千字的开发或建设报告。

  • 翻译研究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一篇翻译研究论文,不少于1万5千字。

报告/论文规范参照《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与书写格式的基本要求》。

论文的答辩程序按照《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八、学位授予

对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西葡语系学位委员会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学位,同时授予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九、课程描述

  1. 中文名称:经贸笔译

西文名称:Traducción de textos comerciales

教学目的:了解常用经济学术语,熟知经贸文章语言特点,能翻译中文及西语经贸类文章。

教学内容:经贸西班牙语词法及句法特征,经济贸易类文章的文本分析,经贸类文章西译汉及汉译西练习。

授课方式:教师讲解语言特征,解析文本,讲评学生的翻译作业,学生完成翻译作业,课上参与讨论翻译中出现的疑问。

教学要求:掌握常用的经济、贸易类词汇,准确达意翻译中西文经贸类文章。

考核方式:笔试

使用教材:自编

  1. 中文名称:政治外交笔译

西文名称:Traducción de textos políticos y diplomáticos

教学目的:熟悉政治和外交话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训练提高翻译技能。

教学内容:本课程旨在通过翻译实践提高学生翻译政治类文本的技能。以多种体裁(领导人讲话、官方文件、政治新闻、政府工作报告、外交文书等)的政治外交文本翻译为依托,引导学生掌握翻译此类文本的方法和要领,学会解决此类文本中的翻译难点的方法。授课以教师讲解处理翻译难点的方法、讲评学生作业、学生分享翻译过程、方法和心得、学生评价其他同学作业为主要形式。

授课方式:课堂面授与讨论。

教学要求:阅读课程教学文献,按时完成练习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成绩+期末考试

使用教材:自编

  1. 中文名称:经贸口译(交传)

西文名称:Interpretación de discursos comerciales (interpretación consecutiva)

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熟悉经济、贸易与金融领域的基本背景、概念与动态,熟练运用相关术语的西班牙语和汉语表达,掌握相关话题的汉西双向交替传译技能,最终能够胜任政府部门、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经贸类话题一般会议的汉西交传工作任务。

教学内容:基于真实会议内容及场景的西汉口译语料,话题涉及经贸领域基本概念与原理、专业术语与表达、中国与西班牙语国家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等。

授课方式:课堂西汉交传练习与讲解为主、辅以专题研讨、学生自主学习及展示等其他教学形式。

教学要求:学生应认真按教学安排进行课前阅读与材料准备、积极完成课堂训练并按教师要求进行拓展阅读和训练。

考核方式:70%期末考试+30%课堂表现=总评成绩

使用教材:自编

  1. 中文名称:政治外交口译(同传)

西文名称: Interpretación de discursos políticos y diplomáticos (interpretación simultánea)

教学目的:了解同声传译的特点,通过翻译不同的政治题材,练习同声传译的方法,提高同声传译的水平。

教学内容: 1.讲授同声传译基本理念,形成对同声传译的基本认识;2. 讲授断句、增删、预测、笔记等方法;3.  通过源语复述、译语复述、视译、带稿同传、无稿同传等方式,逐步掌握同声传译的方法;4. 每周设计一个教学专题,包括政治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体育外交等。

授课方式:1.教学在同传实验室进行;2.1-8周进行汉西同传练习;9-16周进行西汉同传练习;3.课堂教学包括讲解-练习-讲评三部分。

教学要求: 1.认真预习,按照要求备课;2.积极参加课堂练习和互动;3.师生共同点评练习,教学相长。

考核方式: 口译考试

使用教材:自编

  1. 中文名称:文化体育笔译

西文名称:Traducción de cultura y deporte

教学目的:学生了解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西汉双语文本,锻炼多种文本的双语互译能力,培养学生使用不同工具获取信息、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以每周两课时为授课单元,进行广告、通知、公告、(城市、企业等)介绍说明、商业信函、规定、协议、合同、演讲、新闻报道、人物访谈等不同文本的西汉、汉西双向笔译练习。

授课方式:学生在课前完成文本翻译练习,课上由教师进行点评、讲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讨论,讲述自己在练习完成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重点探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难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要求:学生每周须完成长度为800-1000单词(汉字)的笔译作业,课上积极参与讨论。

考核方式:课堂表现、每周作业情况占课程总成绩70%,期末测试占30%。

使用教材:自编

  1. 中文名称:文化体育口译(交传)

西文名称:Interpretación de cultura y deporte (interpretación consecutiva)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除政治、经贸领域的其他多题材的汉西双向交传能力,熟悉相关领域的汉西术语表达,巩固已学的交传技能并进一步提升相关能力,最终胜任多领域的汉西双向传交任务。

教学内容:选择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社会生活、旅游、饮食、医学等方面的主题,以真实活动语料为主,以音视频新闻报道、专题节目为辅,开展课堂教学,包括讲解重点背景信息、汉西术语表达、练习交传技能等。

授课方式:以课堂交传练习和展示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同时结合口译活动现场观摩、学生口译实践经验分享、学生自主学习等。

教学要求:学生应按教学要求提前认真准备材料,包括阅读背景材料和平行文本、听看音视频材料、查阅整理相关术语和词汇。课上应积极配合老师,进行各项练习。课后按要求完成作业,根据老师的指导自主学习。

考核方式:平时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70%.

使用教材:自编

  1. 中文名称:文化体育口译(同传)

西文名称: Interpretación de cultura y deporte (interpretación simultánea)

教学目的: 了解同声传译的特点,通过翻译多种题材的文本,练习同声传译的方法,提高同声传译的水平。

教学内容: 1.讲授同声传译基本理念,形成对同声传译的基本认识;2.讲授断句、增删、预测、笔记等方法;3.通过源语复述、译语复述、视译、带稿同传、无稿同传等方式,逐步掌握同声传译的方法;4.每周设计一个教学专题,包括社会、文化、教育、国际关系、环境保护、金融、贸易、法律等。

授课方式:1.教学在同传实验室进行;2.1-8周进行汉西同传练习;9-16周进行西汉同传练习;3.课堂教学包括讲解-练习-讲评三部分。

教学要求:1.认真预习,按照要求备课;2.积极参加课堂练习和互动;3.师生共同点评练习,教学相长。

考核方式: 口译考试

使用教材:自编

  1. 中文名称:科技口译(交传)

西文名称:Interpretación de ciencia y tecnología (interpretación consecutiva)

教学目的:学生对不同领域的科技题材有初步了解,锻炼双语互译能力,培养调查研究的习惯,培养使用不同工具获取信息、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以两周共计四课时为授课单元,进行饮食与健康、科技与医疗、科技与教育、科技与交通、科技与农业、科技与减贫、高科技产品、体育、环保、智慧城市、中国科技发展及对外交流等题材的西汉、汉西双向交传练习。

授课方式:讲解语料中的专业术语,然后播放长度为20分钟左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以30秒为语段单位暂停,学生进行交传练习。第一次播放语料的过程中不讲评,学生独立翻译并录音。第二次播放语料的过程中,由学生展示自己的译文,教师进行点评、讲解。

教学要求:学生须在课前按照教师的要求了解相关领域、题材的信息,进行准备。上课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

考核方式:课上口译练习表现占课程总成绩70%,期末测试占30%。

使用教材:自编

  1. 中文名称:文学翻译

西文名称:Traducción literaria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到普通笔译和文学笔译的异同,掌握文学翻译的基本特点和方法。

教学内容:文学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

授课方式: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相结合

教学要求:课程之初,学生将通过比较同一个文本的不同译本来思索文学翻译的标准是什么。在其后的每次课后,学生都将翻译一篇风格、内容各异的文学作品(片段),目的是根据其特点制定不同的翻译策略,思考如何将文学翻译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反之,也要思考在文学实践中,如何对已有的翻译理论进行修正、完善。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考试内容为汉译西和西译汉文章各一篇

使用教材:自编

  1. 中文名称:科技笔译

西文名称:Traducción de ciencia y tecnología

教学目的:熟悉科技话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准确传达科技信息。

教学内容:本课程旨在通过汉西与西汉科技翻译实践提高学生翻译科技类文本的技能。以多种体裁(科技产品说明书、科技新闻、科普读物等)的科技类文本翻译为依托,引导学生掌握翻译此类文本的方法和要领,掌握翻译科技专业术语的方法。授课以教师讲评学生作业、学生分享翻译过程、方法和心得、学生评价其他同学作业为主要形式。翻译的科技文本内容涵盖科技领域的最新热点。

授课方式:课堂面授

教学要求:阅读课程教学文献,认真、按时完成翻译练习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使用教材:自编

  1. 中文名称:法律翻译

西文名称:Traducción judicial

教学目的:熟悉西班牙语和汉语的法律语言、法律文书格式,掌握法律翻译基本技能,明确法律翻译的原则与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伴随中国和西班牙语国家各方面交往向大规模和纵深方向发展,各种法律事务不断增加,在交往双方语言和文化比较陌生的情况下,法务工作明显滞后,而我国各高校西班牙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均为涉及法律内容。故此,培养熟悉西班牙语法律的人才是当务之急,当然本课程基本属于法律扫盲性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翻译基础知识、翻译原则、行文规范、基本表达形式,等等。以翻译实践为主,第1-9周为西译汉,第10-18周为汉译西。两个阶段均设有:证书、证明、公证、声明、协议、合同、起诉、传唤、判决等文本的翻译;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还酌情安排上诉和立法条文的翻译。通过此系列文本的翻译过程,学生也能大体熟悉法律程序。

授课方式:课堂面授

教学要求:课前提交练习作业、课外阅读相关文献、课堂积极参与讨论。

考核方式:以每周作业成绩的平均值为学期总评成绩。

使用教材:自编

  1. 中文名称:口译基础理论与技能

西文名称:Teoría y técnica elementales de la interpretación

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无笔记交替传译、有笔记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基本技能、突出培养话语分析、结构记忆等口译核心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专业口译员的各项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介绍并训练各项口译技能,包括分析、记忆、沟通、笔记、表达、特殊信息、会前准备、自主训练等。

授课方式:结合专题讲解和课堂训练,课程分为无笔记交传(4周左右)、有笔记交传(6周左右)和同声传译(6周左右)三个阶段。

教学要求:学生应认真按教学安排进行课前阅读与材料准备、积极完成课堂训练并按教师要求进行拓展阅读和训练。

考核方式:70%期末考试、30%课堂表现

使用教材:自编

  1. 中文名称:西班牙语视听与评述1、2

西文名称:Español audiovisual y comentario I, II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对西班牙语的音、视频信息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强运用西班牙语分析与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通过听、看西班牙语国家电台、电视台各类时事节目,使学生及时了解西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动向,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即时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给学生介绍西班牙语国家电视媒体语言的特点,包括各类新闻体裁的用词特点、谋篇特点及报道手法等。

授课方式:课堂面授

教学要求:课外多接触西班牙语音频和/或视频材料,课堂积极参与分析与讨论。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

使用教材:自编。

十、主文献

  1. 笔译方向

序号

著作或期刊名称

作者或出版者

1

Manual de traducción

Ramírez Bellerín, Laureano

2

Traducción y traductología

Amparo Hurtado Albir

  1. 口译方向

序号

著作或期刊名称

作者或出版者

1

Traducción y traductología

Amparo Hurtado Albir

2

《同声传译》

仲伟合、詹成主编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